客观审视限制政策的合法合理性 有效保障本市正常二手车交易
—— 广大二手车消费者、经营企业等呼吁取消有关限制政策
随着本市有关二手车交易限制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5月份全市二手车交易量较政策实施前月份及去年同期的交易量,均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针对有关限制政策,不仅各二手车经营主体对其合法、合理性提出异议,对其严重制约本市二手车交易发展的负面效应表示强烈不满,而且广大二手车消费者也对这些政策的出台表示不可理喻,并分别向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进行上访,反映诉求。
二手车消费者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带额度二手车过户后一年内不得再次交易和新增额度不得上二手车,包括新增额度不能用于购置品牌二手车和沪C号牌车辆。他们认为,带额度二手车过户后一年内不得再次交易的限制政策,明显有违国家《物权法》和《民法通则》等,与法律赋予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中的财产处置权严重相悖,无端剥夺了公民私人财产的处置权。同时,通过完全市场化方式有偿拍得的新增机动车额度,却被禁止选购二手车,这不仅是对二手车的歧视,而且将使居住在市区的公民因无额度上牌(车辆无法在市区通行),客观上被剥夺了购置和使用二手车的权利。
品牌二手车专营企业及新车销售4S店等指出,由于带额度二手车过户后一年内不得再次交易的限制政策,导致他们无法收购带额度二手车(因一旦收购,将在一年后才能出售),严重制约了企业正常的二手车经销行为,使相应业务同比上年大幅度下降。同时,不少品牌二手车专营企业等,有的承诺售后车辆可在数天内无理由退回;还有的则承诺售出车辆如发现质量问题允许退回等,但因限制政策致使其服务承诺无法兑现。目前,有的公司因此已面临被诉诸法律的风险。同时,由于拍得的新增额度被限制上二手车,严重制约市区居民向品牌二手车专营企业等购置二手车。
此外,由于受限制政策影响,各驻场二手车经营、经纪企业的交易量普遍同比上年和实施限制政策前出现大幅度下降,部分公司已面临退出市场和二手车行业的境地。
事实上,近2个月来新增额度拍卖情况已充分证明,去年7月以来本市新增额度拍卖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原因根本不在二手车交易环节,而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政策也无法起到抑制拍卖价格上涨的作用,但却对正常二手车交易带来了严重影响,并对二手车消费的合法、合理需求形成了制约。为此,他们分别提出要客观审视有关限制政策的合法、合理性,尽快取消新增额度不得上二手车、带额度二手车过户后一年内不得再次过户的限制政策,维护广大二手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保障本市正常二手车交易。